1.搭起师生心灵交流的彩虹桥
假期里,不少家长给我打来电话,感谢我给孩子写的操行评语,说孩子受到了表扬与肯定,很高兴也有自信了。放下电话,我也不禁满心欢喜,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。
每逢期末,不少班主任视写学生操行评语为负担,写出的评语如医生给病人开出的病历,千篇一律地以“该生尊敬老师……”开头,口吻居高临下,态度冷淡,模式固定,学生不爱看,效果欠佳。
其实,操行评语不仅仅是评价学生,也是一面镜子,无声地折射出对教师的评价,反映了教师的学识素养。一则好的操行评语,是一份营养丰富的精神食粮,让学生受益终身。我把写评语当作与学生心灵交流的一座彩虹桥,改以第二人称的方式,通过充满情感、极富个性的语言和学生进行交流,真诚赞扬他们的进步和优点,委婉地提示存在的不足,告之努力的方向,收到了良好效果。
针对学生自我意识逐渐增强、渴望被赏识的心理,我总是极力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,学生哪怕有了一丁点进步,我都会毫不吝啬、不遗余力地送上自己的赞美之词,肯定其进步,赞扬其可贵之处,鼓励他们继续努力。如“你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学生,老师和同学们都乐意和你在一起”、 “你的字写得很漂亮,你的朗读最深情,老师很喜欢”、“在老师眼里,你聪明、伶俐、可爱,有着强烈的上进心,还是老师得力的小帮手”,是我写给许多学生的评语。有时候,我还会画上一张笑脸或者描一朵小红花,以示对学生的鼓励,给他们一份惊喜。
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,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--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、研究者、探寻者,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。学生操行评语,不仅成为我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流的彩虹桥,也让我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教育了自己。[NextPage]
2.巧用“糊涂”提高教育教学效果
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:“孩子愈少感到落在自己头上的教育设想,教育效果便愈大。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蔽起来,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。”教师在处理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时,不妨“糊涂”一些,收到的效果也许会更好。
识字写字,一直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难点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识字,掌握写字的方法,我结合学生喜欢模仿、乐于当老师的心理,在教学中故意装“糊涂”,在学生经常出错的地方,故意读错或者写错,让学生抓抓老师的“小辫子”,引导学生探究问题、解决问题。学生们都很兴奋,会很认真地倾听我所说的每一句话,读的每一个字,仔细观察我所写字的一笔一划,一发现错误便会高兴地举手发言,有时还会迫不及待地直接予以纠正。在学生大声地演读和严肃认真的板书中,我会很“糊涂”地承认错误,加以改正。通过这种方式,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有了大幅的提高。
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职责。我所带班级有一个男生很粗心,多次教育也不奏效。有一次,我特意安排他当值日小组长,负责打扫和检查教室卫生,他却忘记了自己的职责,放学后跑到操场上打球去了。得知这一消息后,我装作刚好从操场经过的样子,很随意也很惊奇地问他:“你今天这么快就完成了卫生?真不错,等会老师和你一起去检查检查。”他当时很不好意思,待我走后便偷偷地跑回教室认真打扫卫生。后来,我又特意安排他当了几次值日小组长,也经常会“偶尔”遇到他,“随意”地问起卫生打扫情况。几次下来,他进步不小,粗心大意的毛病慢慢改正过来。
教育过程的实质,是师生之间心理良性互动的过程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巧妙运用各种方式方法,有时不妨“糊涂”一些,在严肃中增添策略,在认真中加点灵活,以间接、含蓄的方式让学生形成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,在无意识状态下接受教育信息,从而收到润物无声、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3.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创新教育
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,创新教育一直倍受社会各方面关注。小学语文是一门极易激发想象和培养创造思维的基础学科,其课堂教学应成为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。
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新因素。小学语文教材中,不少课文蕴含了丰富的创造因素,有的很明显,有的则较为隐蔽,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去挖掘。如在讲授《称象》一课时,针对班上学生的年龄特点,我让他们反复阅读后,围绕“曹冲说我有个办法”这句话进行思考,分组讨论有没有更好的办法。小学生一下子说出了许多办法,有的说石块太重,可以用沙子代替;有的说让人站到船上更简便。小学生通过想象,其思维空间得到了扩展,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培养。
积极营造鼓励学生创新的良好氛围。实践证明,只有让学生处于一种无拘无束的状态,他们才会尽情地自由表达与参与。这就需要教师千方百计地保护学生的好奇心,充分相信学生的创造才能,尊重他们,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,不能动辄批评学生“胡说”,指责其所讲为“无稽之谈”,甚至认为学生“故意捣乱”.教师只有不断地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,肯定他们一点一滴的发现,这样才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。
紧密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。教师应打破课文与生活之间的壁垒,寻找课文内容与学生的最佳结合点,把学生带进与课文内容相应的生活情境中,让他们在体验中有所发现,有所发明,有所创造。如在教学《坐井观天》时,我先让学生讨论“为什么青蛙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”,接着让他们用一张白纸卷成纸筒看东西。通过亲身体验,学生思维的闸门顿时打开,很容易就理解了课文意思,也明白了如何结合生活实际
去观察问题、分析问题。
4.小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
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,真正的教育是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。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老师,我非常重视对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,努力让学生在自我评价、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的过程中,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学习习惯。
一是让学生当家作主。尽管所带班级学生年龄小,但我很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,注意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,努力让他们体验自我价值实现后的情感满足。如举办“今天我当班长(组长)”活动,由学生自己安排班(组)上的事情,对班上同学在学习、纪律、锻炼、卫生、文明等方面进行评比,每周评出“学习之星”、“卫生之星”等。学生们争当主人,学会了对自己进而对同学、小组、班级负责,学会自我控制与协调各方,增强了自我管理、自我教育的能力。
二是抓好活动载体。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的养成,是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、由他律到内化的过程。我注意将教育寓于形式多样、丰富多彩的活动中,培养小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。如开展身边的小科技、环保天天行、奉献爱心等活动,学生通过参加活动,各方面得到了锻炼,也学会了自我教育、自我完善。
三是注重榜样激励。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。长期的班主任实践告诉我,让学生找到学习榜样,非常有利于他们的自我教育。除了挖掘课文中的一些“榜样”外,我让学生自己收集并讲述古今中外伟人名人的故事,让他们从中受到启发。同时,让学生们互评“我身边的榜样”,发现身边同学的闪光点,学习他人的长处。通过这种活动,既增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理解,让他们体验到了被尊重的感觉,也让学生学会了如何才能不断完善自己、提高自己。
5.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
语感是语文能力的基础,是构成一个人语文素质的核心因素。语感的高低,决定着语文能力的高低和审美能力的雅俗。培养语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力,发展学生的认识水平。对于刚进入学校的小学一、二年级学生,如何培养他们的语感呢?
一要多听。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不多,因此培养他们的语感,应首先从听开始。教师不妨多范读或者听录音范读,范读者语句的停顿、音调音色的变化等,能较好地反映文学的形象、作品的思想与情感,或喜爱、赞美,或悲伤、愤怒,这样学生的思路也会跟着教师的语言、情感走,对文章有了一个初步印象,也培养了对语言的感受能力。
二要多读。古人云“书读百遍,其义自见”.读,是训练学生语感的重要实践。小学语文课标提出,要让学生充分地读,在读中整体感知,在读中有所感悟,在读中培养语感,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。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语言精美、内涵丰富的课文,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它们作为语感材料,指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,潜心诵读,读出节奏,读出韵律,这样学生读得多了,积累得多了,语感也就越来越丰富了。学生在学习课本之余,可以通过大量阅读一些经典童话、故事、百科全书等,加强对语言作品理解和领悟,开阔视野,丰富情感,积累语言材料。学生从字、词、名、到段、篇,从语音到文字、语义,对语言作品进行全面的感知,在反复诵读中揣摩文意,体会感情,领悟神韵。
三要多说。不少学生羞于说话,更谈不上能言善辩。教师要积极为学生营造说的环境,给学生以充分的说的机会,如可以在座位上说,可以到讲台上说,内容可长可短,可以无准备到有准备,总之,要不拘形式,不设条条框框,让学生真正想说、敢说、会说,在说中梳理对文字的把握,培养语感。
四要多写。如果说多听、多读、多说是通过言语的输入增加大脑的语言信息,那么写就是调动大脑中语言信息并结合生活经验进行重组的过程。虽说小学低年级学生并无写作方面的要求,但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学习、生活、社会见闻,有所思、有所感,都写随手写出,不强调模式,不求内容大而全,不求结构是否完整,让学生不至于怕写,久而久之,就会提高学生的语感。如可以设计一些独特的小练笔,让学生用学过的几个词语说一段通顺的话;可以用简单复述课文内容或编一个小故事;可以出示一篇“病”文,让学生“诊断”;还可以指导学生办各种内容的手抄报,等等。
6.营造和谐氛围 促进良性互动
教育要科学发展,就必须以人为主,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,促进教师与学生的良好交流与互动。宽松、活泼、民主、和谐的教学氛围,能极大地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。教师应该如何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呢?
多点温情,少点冷漠。现在的小学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,他们自小具有很强的自主意识,凡事总爱以自我为中心,表现欲望也很强烈。如果用沿袭简单化的教学方式,将会导致师生情感对立,达不到教育目的。因此,教师应做到忌事忌语,不能动辄进行批评、讽刺、挖苦,以伤害学生的情感为代价去压制,强迫他们接受知识,要晓之以理,动之以情。当学生一旦发现老师关怀他们时,他们不仅感到亲切、温暖、受到鼓舞,并且对前途充满信心,朝气蓬勃,积极向上,也更能持久、自愿地接受教育。
多点激励,少点指责。大量的教育教学实践证明,一次不慎的批评,往往会挫伤学生的求知欲、上进心。而一次成功的表扬,会让学生终生难忘,成为进步的动力。因此,教师要寻找机会,努力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,哪怕是学生的一点点进步,也要及时予以表扬、鼓励,让学生检验到成功的喜悦,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。
多点方法,少点说教。时代在变化,学生的情况也较以前有许多不同。过去那种“我讲你听”、“我说你做”的教学方式显然已越来越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,教师可以采取民主对话、情感交流等先进方法,促成师生间心理相容。比如,教师能站在学生的角度,与他们平等对话或开展一些互动游戏,增进彼此的了解,建立一种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,营造民主、和谐的教学氛围,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愉悦感、安全感,从而真实地表现自己,自由发展个性。